在全球金融海嘯所引發的經濟衰退中,台灣企業受傷最為嚴重的,乃是代工產業;受傷較為輕微甚至逆勢成長的,則是擁有品牌的廠商。然而,諸多台灣企業家都宣稱,他們也擁有品牌大夢,但要等靠代工壯大企業並「行有餘力」時,再來發展品牌。

不過,品牌真的是大型企業才能涉足的領域嗎?答案是否定的。現在,已有不少台灣中小企業勇闖品牌之路,連一些只有個位數員工、資本額不超過新台幣100萬元的微型企業,從創業起便致力於打造品牌,同樣闖出一片璀璨的天空,不一定得從代工、代理國外品牌做起。

《理財周刊》特採訪3家在不同產業創設品牌的微型企業,分別是從手提包設計出發的超硬設計(Ultrahard)、生產保養品與化妝品品牌IAMI的淮景國際,與先打進日本市場,今年下半年反攻回台灣的塗鴉品牌Bounce。而在台灣各個角落,與他們同樣想靠品牌打開市場的微型企業,恐怕多得無法計算!

3家微型企業的負責人,異口同聲地說,自創品牌雖然辛苦,但卻最實在、最具遠景,不像幫國外大廠代工,不管是ODM、OEM,就算產品再怎麼暢銷,其實都在幫別人數鈔票;也不像代理國外品牌,隨時都在擔心原廠將代理權收回,先前的種種努力,只是在替別人測試市場水溫。

 

淮景國際:開拓企業福委會商機

 

「最近幾年, 許多人認為若要創業, 最好選擇『藍海市場』,比較容易生存。其實不然!」今年剛滿40歲、在媒體任職多年的林靜君認為,在「紅海市場」裡創業、創立品牌, 反而更為簡單。以保養品、化妝品為例,「因為其他大公司的努力,養成了許多消費者願意在網路購買產品的習慣,淮景國際正可開發其中喜歡嘗試新品牌的消費者。」

在媒體任職時, 林靜君便多次動念想要創業,經過仔細觀察、反覆思索,決定投入與「保健、美麗」相關的產業;她指出,保養品、化妝品雖已是成熟市場,卻仍具強大成長動能,「我可是務實的魔羯座,對我而言,創業、創立品牌都很辛苦,不過如果要辛苦,那麼就辛苦一次,不要兩次。」

淮景國際的IAMI品牌,主攻客群為25到40歲的女性,強調產品適合台灣的天氣與國人的體質。除了透過網路販售,林靜君更獲得幾家大企業福委會的團購訂單,「對微型企業而言,一開始就想進入百貨公司,並不適合,因為各種權利費實在太過高昂。」

近幾個月來,政府不斷透過電視廣告,呼籲消費者不要使用來路不明的保養品。林靜君強調,對保養品、化妝品廠商而言,使用安全是企業命脈,所以她要求所合作的代工廠,每一件產品都必須取得「衛署妝廣字號」,如此既可讓消費者安心,也保障自己,「今年,我希望可以進軍中國市場,首先將在上海、海南島搶灘。」

 

http://www.moneyweekly.com.tw/search/main.aspx?w=%e6%9e%97%e9%9d%9c%e5%90%9b

 

理財周刊雜誌 <理財頻道> 產業追蹤>微型企業 也可勇闖自有品牌之路 (461 ) \高永謀 攝影\汪志宏 90/91/92

 

 

 理財周刊1 理財周刊2 理財周刊3  

arrow
arrow

    loveiam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